2013 Motogp澳洲站馬後炮-媲美F1返Pit制度
首頁 > Motogp >2013 Motogp澳洲站馬後炮-媲美F1返Pit制度
2013 Motogp澳洲站馬後炮-媲美F1返Pit制度
  • 撰文:Adam
  • 上載日期:2013-10-21
motogp
●在誤解臨時制度下犯錯的馬坤斯被大會取消比賽資格,可謂天堂與地獄,沒法提早封王之餘,同樣增加了羅倫素重奪世冠的機會,真是戲劇化的情節。


相關內容:Motogp澳洲站排位賽速報-羅倫素撞海歐


相信有部份車迷對Motogp澳洲站比賽情況一頭霧水,即使編者賽前得悉大會臨時採取強制性換車及縮減圈數,可是在晚上回家翻看重播時才發現大會因安全理由進一步把26圈減少至19圈,有點像看精華的感覺。而本應可以提早封王的馬坤斯卻因為車隊失誤使美夢落空,並眼白白看著羅倫素成為該站王者,相信車隊上下都無覺好訓,又或者是惡夢的開始。


motogp
●正所謂波是圓的道理,令餘下兩場賽事的可觀性大增。

事實上,一切混亂源於去年賽道重舖而起,更平順的路面不但增加戰車極速,輪胎的耗損速度及熱力同時增加,嚴重縮短輪胎的壽命。有見及此,為了車手安全起見,在星期六練習賽後,大會立即加插新制度,原先安排是由27圈減至26圈,並強制車手必須在14圈內返回維修站更換按上新胎的後備車出賽,以確保輪胎在最佳狀態下運作。可是正式比賽時,原來大會已由26圈減至19圈,並規定車手在10圈內返回維修站換車。

比賽起步後,羅倫素、馬坤斯及柏度莎例牌纏綿一番,而柏度莎率先在第9圈返回維修站換車,排頭位的羅倫素與尾隨的馬坤斯鬥至第10圈才換車,正當以為馬坤斯會跟隨羅倫素駛入維修站時,他卻全速前進剎彎繼續比賽,無視新的10圈內強制性換車制度,他不知不覺犯規了。

motogp
●基於車隊誤解臨時強制返回維修站的制度,遲遲沒有透過計分牌向馬坤斯發出BOX的
召回指示。

motogp
●羅倫素完成第10圈後返回維修站換車,馬坤斯繼續全速前進,就這樣犯規了。

motogp
●還未知道犯了規的馬坤斯駛出維修站時與羅倫素發生輕微碰撞。羅倫素事後表示大家需要負上一半責任,勝出了比賽的他心情特別好。

motogp

MOTOGP
●柏度莎駛出維修站時超速。

完成11圈才換車的馬坤斯,更精彩是換車後駛出跑道時與高速入彎的羅倫素發生輕微碰撞,馬坤斯隨即被撞開。雖然讓柏度莎進駐第二位,可惜柏度莎在換車後駛出維修站時超速(維修站範圍限速),判罰是讓尾隨車手超越自己,即是馬坤斯,2及3名次序再一次掉換。可是好戲在後頭,經過大會商討後,已犯下天條的馬坤斯遭發出黑旗(因第11圈後才換車),比賽資格給取消,無奈下提早返pit休息。無後顧之憂的羅倫素最後拋離第二名的柏度莎衝線,成功把原先43積分差距減少至只有18分。羅倫素賽後興奮說拜好運所賜,由賽前原先只有2-3%奪世冠機會擴展至20-30%。

究竟是馬坤斯還是車隊犯錯?馬坤斯賽後解釋車隊(包括自己)誤解第10及第11圈的意思,因此完成第11圈後車隊才發出指示返回維修站換車,可惜太遲了!萬一馬坤斯因這次失誤而失掉世界冠軍,對他及HONDA來說代價實在太大。其實除了馬坤斯外,還有一位車手遭遇相同命運。

說回今次換車制度造成的混亂(Motogp及Moto2同樣需要縮減圈數),編者認為多方面需要負上責任,翻查資料,原來年初在澳洲舉行的WSS 600因相同原因(新舖設賽道加速輪胎損耗)而縮減圈數。事實上,兩間輪胎供應商根據過去數據度身訂造輪胎,但為甚麼大會明知賽道經過重舖後沒有要求胎廠重新收集數據呢?W
SS 600不是好好的例子嗎?

可是讀者認為強制換車制度刺激嗎?老實說,編者認為比F1返PIT換胎及加油更有睇頭,因為除了考驗車隊策略(返維修站時間)及合作外,還要考驗車手跳車技巧,否則影響駛出賽道後的名次。為了確保在最短時間內換車,車手及車隊在賽前不斷進行練習。取得第二名的柏度莎賽後向車隊成員致謝,謂多次停車時幾乎把他們撞倒,羅倫素更說不斷比較自己與馬坤斯的跳躍動作,最後還向對方偷師才成功奪冠。

至於車手對臨時強制返回維修站制度有甚麼看法?羅倫素與柏度莎認為換車後輪胎及碳纖剎車碟工作溫度不足,增加了車手危險,並且需要重新適應戰車。羅絲雖然認為正常比賽方法較佳,但表示臨時制度效果不錯,可增加賽事刺激性,他甚致說可考慮延長圈數,增加1至2次返回維修站次數。老實說,既然大會近年喜歡朝令夕改制度,或許借鑒今次的意外驚喜。


motogp
●換車制度增加了賽事的可觀性,還考驗車手跳車技術及車隊合作精神,如果圈數更多,相信更好看。

motogp

motogp

motogp

motogp

motogp

motogp

motogp

MotoGP 2013 Round 16澳洲Phillip Island成績表
名次 車手 車隊 時間
1.
Jorge LORENZO羅倫素 Yamaha Factory Racing 29'07.155
2. Dani PEDROSA 柏杜莎 Repsol Honda Team +6.936
3. Valentino ROSSI 羅絲 Yamaha Factory Racing +12.344
4. Cal CRUTCHLOW 卡滋奴 Monster Yamaha Tech 3 +12.460
5. Alvaro BAUTISTA 邦迪仕達(捌弟) GO&FUN Honda Gresini +12.513
6. Bradley SMITH 史密夫 Monster Yamaha Tech 3 +28.263
7. Nicky HAYDEN 希頓 Ducati Team +32.953
8. Andrea IANNONE Energy T.I. Pramac Racing +35.062
9. Andrea DOVIZIOSO 杜域斯阿素 Ducati Team +35.104
10. Randy DE PUNIET 迪潘尼
Power Electronics Aspar +37.426
11. Aleix ESPARGARO Power Electronics Aspar +46.099

 

MotoGP 2013 澳洲Phillip Island後車手總績分  
名次 車手 績分      
1.
Marc MARQUEZ 馬坤斯 298      
2. Jorge LORENZO羅倫素 280      
3. Dani PEDROSA 柏杜莎 264      
4. Valentino ROSSI 羅絲 214      
5. Cal CRUTCHLOW 卡 179      
6. Alvaro BAUTISTA 邦迪仕達(捌弟) 147      
7. Stefan BRADL 135      
8. Andrea DOVIZIOSO 杜域斯阿素 127      
9. Nicky HAYDEN 希頓 111  
   
10. Bradley SMITH 史密夫 99      
11. Aleix ESPARGARO 88      

 



 
 
 
 
 

會員感想分享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E-mail: 用戶名: 匿名用戶
感想內容:
評論等級:
驗 證 碼: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