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Chario
- 車輛測試:Vita/Nelson/謝亮能
- 鳴謝:Megelli HK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3-11-13
2014加強版MEGELLI 250R/S-貼近赛道的250仿跑車
基本資料規格表
相關內容:
●2014 MEGELLI 250S/R主要在性能上作出改良。
3年前,英國MEGELLI的社長Barry Hall路經本港期間,編者有幸跟他共晉午餐。席間我們除了大談賽車外,他還道出「大眾化」的造車理念,目標是生產新手可以負擔的車系,而MEGELLI 250R/S就是他的心血結晶。來到2013年尾,MEGELLI靜悄悄把加強版運抵珠海供測試及拍照,並請來台灣美女車手Vita及兩位本地車手謝亮能及Nelson擔任今輯專題的主角。 ●Vita、謝亮能及Nelson簡介 相信讀者對Vita不會陌生,她最近除了主攻國內賽事外,今年還參加台灣的GP3賽事,雖然戰車一般改自4衝250cc以下的街車,但Vita卻使用日本GP-MONO戰車參賽,特點是使用YAMAHA TZ125鋁合金車架及YZF250爬雞引擎。編者得悉戰車規格後立即嚴肅然起敬,因為該引擎擁有超牛的扭力輸出。正如Vita所言需要彼大體力抑壓車身的震動及準繩的油門控制,並非想像中容易。 至於謝亮能及Nelson(蔡子揚),同樣活躍於國內的125及150賽事,近年還出戰東南亞的UAM錦標賽及台灣TSR賽,並且獲得優異的成績。 ●2014 MEGELLI 250S/R可在賽道上作激烈的駕駛。
●今次是本誌第一次為Vita拍攝行車照片,現在終於明白她為甚麼可以擊敗多位男車手。(圖中是MEGELLI 250R版) ●對Vita來說,相比她使用達50匹馬力的GP3戰車有明顯距離,但她認為MEGELLI 250R/S不論是操控性及油門控制方面均是為新手而設,靈活性是車輛的最大優點。 ●玩了大約1小時,Nelson開始造時間。 ●雖然S版使用高軑,除了增加舒適性外,反而有助攻入部份細灣。 MEGELLI 250R/S是開宗明義以「大眾化」價錢作招徠的入門車,但由於外銷多達40多個國家,包括日本,因此必須達到一定的品質保證。除此之外,創辦人深明新手 著重車輛的外型,因此開發車輛時投放了大量資源在外型設計上,尤其是披上大包圍的R版,以紅白黑為主色調,採用Trellis編織型鋼管車架及鋁合金製的 管型尾擔,並且使用尾排氣管的設計,是典型歐洲車的風格,但車輛卻不失獨特的個性,外貌絕不含糊。 說明是入門車,特性是體積細及易操控,正好給新手鍛鍊駕駛技術之用。不論是R跑車版或S街車版,除了包圍外,她們所使用的裝備大同小異,包括 247c.c.水冷四衝程單汽缸SOHC 4氣門機器、相同波箱設定、前後17吋輪框及菊花剎車碟等等。至於今次介紹的加強版,重點是針對馬力輸出及避震系統得到全面提升。 以大包圍MEGELLI 250R版為例,加強版的原裝車已配備充滿賽車味的全碳纖製油缸,單是這裡已偷輕了3kg重量。其次是原裝車改用擁有下壓調校功能的FASTACE倒立前 叉,而尾避震放棄了較普通由車架連接尾擔的設計,取而代之是多連桿避震,從車底可清楚看到避震底以機械式搖臂連接至尾擔上,好處是輪胎輾過凸凹路面時過濾 了部份震盪,有助加強行車穩定性,這是高性能車輛普遍採用的設計。另外尾輪胎也由上一代的130改為140闊度,目的同樣是增加直路行車穩定性,而新的車 頭大燈在晚間有更明亮的折射效果,指揮燈也改為流行的LED設計。 驟眼看似跟舊款相同的車架,據廠方公佈偷輕了2kg重量,比較明顯改良部位是接近波箱後方位置的金屬板塊直接燒焊至主車架上,除了加強剛性外,相信是遷就 新設計的多連桿尾避震有關。馬力方面,由於新風鼓增加了40%入風量,配合新編寫的電子點火程式,馬力由上一代的28匹增至30匹。至於制動系統維持不 變,前為330mm單菊花碟配2活塞剎車卡鉗,尾為230mm單碟配單活塞卡鉗。 ●大包圍MEGELLI 250R改量部位較S版多。 ●MEGELLI 250R的靈活性十分好玩。 ●加強版MEGELLI 250R採用全碳纖油缸。 ●造工不俗的碳纖油缸以粗白線凸顯立體感。 ●車輛改用擁有下壓調校的FASTace倒立前叉。 ●另一個改良重點是採用高性能車輛的多連桿避震。 ●LED指揮燈。 ●近波箱位置的金屬塊車架直接燒焊至主車架上,偷輕之餘有助提升剛性。 ●S版同樣採用加大入風量的風鼓及新車架,並且採用多連桿尾避震。 ●S版的多連桿尾避震。 ●VITA、謝亮能及Nelson綜合試駕感受 今次試駕地點是珠海金蘋果賽車場,屬高卡車場,非常適合這類體積細少入門跑車玩樂,除了三位車手外,本誌也趁機落場玩樂。我們由早上10點玩到接近中午4時,可謂盡興而歸,由於本誌需要專注拍攝工作,因此到晚飯時間才有空交流試駕感受。 先問兩位開過上一代MEGELLI 250R/S的謝亮能及Nelson,他們均說雖然有駕駛上一代車輛的經驗,但在街道及賽跑上駕駛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很難作比較。尤其是打開油門的方法,例如在街道上緩緩扭動油門加速;相反,這類屬細排氣的彷賽車在賽道上加速或出彎時,必須配合準確檔位及大開油門,才有較佳的加速效果。再者在賽道上無須顧慮交通燈及迎頭車,並且拔掉了排氣管內的滅聲器,強勁的排氣聲讓騎士開起來特別爽。 對於兩位主攻150賽事的車手來說,雖然比賽用的戰車已為個別賽道作出針對性調校,例如波箱齒輪比或頭尾牙配搭等等,並且著重頭中段輸出而放棄尾段輸出,雖然可以用盡檔位,但始終受排氣量所限,速度感不過不失。即使MEGELLI 250R/S完全屬街道設定,例如平均的頭、中及尾段輸出,雖然在這細場只能用到5檔(車輛有6檔),不過引擎輸出達247cc及30匹馬力,其低扭及加速力是之前出賽用的細跑不能媲美,在這場地可滿足兩位車手出彎及加速的需要。事實上,由於車輛擁有不俗的低扭輸出,即使偷賴只用3檔行車,跌了轉數後引擎仍有不俗的攀升能力,是可以「一波走天涯」。 試駕當日天氣不算太熱,氣溫大約25度,即使在賽道上不斷高轉行車,水冷引擎從沒出現「腳軟」情況,制動同樣應付自如。 雖然兩款車屬大眾化入門車,但以性/價比來說仍有不俗的質素及「實淨感」,而彎向也是兩車的優點之一。雖然大包圍R版原裝避震設定較硬,輾過路肩凸凹位時車身有明顯跳動,在街道行駛也未必太舒適,可是在急剎或大油門出彎時卻有不俗承抵力,穩定感十分高,加上車輛使用正宗跑車的窄軑,在俯伏在壓彎時有十分銳利彎向表現,絕對適合初登跑車門檻的新手操練。 至於使用高軑的S街車版,雖然急剎時車頭下沉較多,整體設定在街道上行駛有較舒適的吸震效果。其次是使用了高軑關係,無須俯伏的戰鬥騎姿,乘座舒適性大增同時,反而有利推軑攻入部份細彎。但由於原裝車照顧日常舒適性,較低傾角過彎出現磨腳踏情況,但日常鮮有以此角度攻彎。
|
會員感想分享